- 发布人:广西商业技师学院
- 时间:2024-03-05
- 点击:74
- 来源:总务科
春暖花开,万物复苏,各种致病菌生长和繁殖加快,加上气候变化无常,乍暖还寒,春季成为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:新冠肺炎、流行性感冒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,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,可通过空气、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。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,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,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。
一、新冠肺炎
全年均可发病,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。可通过直接传播、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,以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主要表现,部分轻症新冠感染者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,呈现无症状感染者的状态。
二、流行性感冒
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,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。潜伏期1—3日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干咳,全身肌肉、关节酸痛不适等,发热一般持续3—4天,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。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,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,各学段均易感。
三、诺如病毒肠胃炎
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病毒,感染性强,以肠道传播为主,病程较短,主要症状为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腹痛和腹泻。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,无粘液脓血。主要特征:潜伏期多在24~48h,最短12h,最长72h;通过污染的水源、食物、物品、空气等传播;各学段均易感。
预防措施
1、接种疫苗。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。
2、加强个人卫生与个人防护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不随地吐痰、勤洗手、勤换衣、注意口腔卫生,生活用品如毛巾、餐具等应定期消毒。
3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。注意佩戴口罩,并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。
4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生活有规律,睡眠应充足,饮食要均衡;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,避免着凉。
5、加强锻炼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加强锻炼,劳逸结合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6、改善室内环境。室内常通风,改善空气质量,并保持室内清洁,必要时可消毒。
7、若发生传染病,应按要求在家隔离治疗。遵从学校传染病休复学管理制度;同时避免去人多的地方,以免感染他人。
8、学校应加强监测。学校应落实好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加强教室、宿舍、厕所、校园环境、食堂环境、餐具的通风和消毒工作。